2025年8月25日,国家重点研发计划“病原学与防疫技术体系研究”重点专项--“AI赋能的长效广谱及多联多价疫苗构建关键技术研究”项目启动会暨实施方案论证会在京召开。来自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、北京大学、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、中国医学科学院病原生物学学研究所、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、浙江大学、中国人民大学、湖南大学、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等项目承担单位的50余位专家学者参会。
该项目依托研究院在疫苗研发领域的深厚积累,联合多家高校、科研院所和企业,构建起跨学科、跨机构的“产学研用”一体化协同创新攻关模式。项目聚焦人工智能技术与创新疫苗研发实践深度融合,旨在构建具有长效保护、广谱覆盖及多病原联用特性的疫苗设计新范式。实施过程中,不仅积极响应国家关于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战略部署,借助先进技术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,还将推动人工智能在生物医药领域的广泛应用,为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疫苗提供关键技术支撑。
启动会特别邀请了来自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、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、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动物研究、中国医学科学院病原生物学研究所、国家纳米科学中心、北京大学、北京化工大学等单位,包括院士在内的专家组成论证专家组,对项目实施方案进行了深入论证,并提出了针对性、建设性意见。项目负责人在会上系统汇报了项目目标、技术路线与里程碑计划,各课题负责人分别就课题任务与实施细节进行详细阐述。
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科技处处长李振军,国药集团科技创新部主任王刊,研究院党委副书记(主持党委工作)、副总经理徐静分别在启动会上致辞。在致辞中,他们高度肯定了项目团队在AI赋能疫苗研发中的努力,并对项目未来发展寄予了殷切期望。他们强调,本项目不仅是推动“AI+健康”产业融合的标杆示范,更是践行科技自立自强战略的关键举措,充分体现了研究院作为国资央企,切实履行创新主体职责、服务国家发展大局的使命担当。
本次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,是研究院面向国际科技前沿、实施前瞻性战略布局取得的一项重要成果。早在人工智能技术兴起之初,研究院便把握多学科交叉融合趋势,前瞻部署智能设计与生物医药相结合的创新方向,率先组建超算与数据中心团队并搭建基础设施。本项目的成功申报,既充分体现了研究院在前沿领域的科学预见能力和战略执行力,也将通过深化协同创新,系统打通从基础算法创新到疫苗设计应用的完整技术链条,为组建高水平跨学科攻关团队、建立新一代生物医药研发范式奠定坚实基础。项目启动会的顺利召开,进一步明确了项目实施路径与研究重点,项目组也将聚焦核心关键技术攻关,力争在新型疫苗研发领域实现突破,为我国传染病防控体系建设提供科技支撑。